「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南京技术信息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南京技术信息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在哪个校区江苏科技大学现有镇江东、南、西三个校区、以及张家港校区。其中, 东校区是目前学校办学主体所在地,校园占地面积436亩。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南校区是1979年原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成立之地,1999年整建制并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60余亩。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中段,西校区是1951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成立之地,2001年与学校合并。校园占地面积近900亩。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西段,张家港校区2005年创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该校区办学,校区占地约856亩。地址: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在电子信息学院内,位于东校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在东校区。东校区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邮编:212003。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1956年始创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船舶电器装置专业,前身为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系、电子与信息系,2002年改名为“电子信息学院”。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水声工程7个二级硕士点。控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硕士培养领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水声工程6个本科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一大二在南区;大三大四在东区,据说要搬新校区,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战略需求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现有镇江东、南、西三个校区、以及张家港校区。其中, 东校区是目前学校办学主体所在地,校园占地面积436亩。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南校区是1979年原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成立之地,1999年整建制并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60余亩。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中段,西校区是1951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成立之地,2001年与学校合并。校园占地面积近900亩。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西段,张家港校区2005年创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该校区办学,校区占地约856亩。地址: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在电子信息学院内,位于东校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在东校区。东校区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邮编:212003。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1956年始创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船舶电器装置专业,前身为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系、电子与信息系,2002年改名为“电子信息学院”。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水声工程7个二级硕士点。控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硕士培养领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水声工程6个本科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一大二在南区;大三大四在东区,据说要搬新校区,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战略需求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在东校区。东校区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邮编:212003。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1956年始创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船舶电器装置专业,前身为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系、电子与信息系,2002年改名为“电子信息学院”。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水声工程7个二级硕士点。控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硕士培养领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水声工程6个本科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一大二在南区;大三大四在东区,据说要搬新校区,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战略需求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在哪个校区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你要是2本的话,在大1大2大3在西校区。大4在东校区
怎么这么多胡扯的呢 我就是刚要上大二的过几天就回学校搬到东校区所以大一在西校区
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欢迎来到江苏科技大学!

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你要是2本的话,在大1大2大3在西校区。大4在东校区
怎么这么多胡扯的呢 我就是刚要上大二的过几天就回学校搬到东校区所以大一在西校区
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欢迎来到江苏科技大学!
你要是2本的话,在大1大2大3在西校区。大4在东校区
怎么这么多胡扯的呢 我就是刚要上大二的过几天就回学校搬到东校区所以大一在西校区
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大一大二在西校区,大三大四在东校区。 欢迎来到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专业设置硕士点1 、计算机应用2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 、信号与信息处理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本科1 、自动化2 、电子信息工程3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教本科1 、自动化2 、计算机应用成教专科1 、计算机信息管理2 、电子商务3 、工业电气自动化全院现有教职工 151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高职 44 人,中职 33 人,博士硕士学位以及硕士、博士在读的青年教师 80 人,占教师总数的 53% .目前共有 9 个教研室,三个大实验室(内设 10 多个分室),一个计算中心,四个研究所:

硕士点1 、计算机应用2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 、信号与信息处理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本科1 、自动化2 、电子信息工程3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教本科1 、自动化2 、计算机应用成教专科1 、计算机信息管理2 、电子商务3 、工业电气自动化全院现有教职工 151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高职 44 人,中职 33 人,博士硕士学位以及硕士、博士在读的青年教师 80 人,占教师总数的 53% .目前共有 9 个教研室,三个大实验室(内设 10 多个分室),一个计算中心,四个研究所:

江苏科技大学院系分布江苏科技大学目前有12个学院;1,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3,机械工程学院4,电子信息学院5,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6,经济管理学院7,数理学院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外国语学院10,人文社科学院11,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12,南徐学院学校总共有四个校区,东 西 南 张家港 。东校区在镇江市梦溪路上,离市中心很近,是主校区,除了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这三个学院外其他学院都在东校区。西校区在镇江市四摆渡,属于市郊,是人文社科学院和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所在地。另外,所有大一新生不论哪个学院,都要先在西校区就读一年或两年南校区位于市南徐路上,也属于市郊,是南徐学院的所在地,南徐学院是学校的民办二级学院。张家港校区位于张家港市,部分专业设在那里。
学校有共有12个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 学校有东、西、南、张家港校区四个校区。东校区在镇江市梦溪路上,离市中心很近,是主校区,除了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这三个学院外其他学院都在东校区。西校区在镇江市四摆渡,属于市郊,是人文社科学院和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所在地。另外,所有大一新生(张家港校区、南徐学院、中澳、中法合作办学的新生除外),不论哪个学院,都要先在西校区就读一年或两年(不同学院不同时间)。南校区位于市南徐路上,也属于市郊,是南徐学院的所在地,南徐学院是学校的民办二级学院。张家港校区位于张家港市,部分专业设在那里。

江苏科技大学目前有12个学院;1,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3,机械工程学院4,电子信息学院5,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6,经济管理学院7,数理学院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外国语学院10,人文社科学院11,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12,南徐学院学校总共有四个校区,东 西 南 张家港 。东校区在镇江市梦溪路上,离市中心很近,是主校区,除了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这三个学院外其他学院都在东校区。西校区在镇江市四摆渡,属于市郊,是人文社科学院和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所在地。另外,所有大一新生不论哪个学院,都要先在西校区就读一年或两年南校区位于市南徐路上,也属于市郊,是南徐学院的所在地,南徐学院是学校的民办二级学院。张家港校区位于张家港市,部分专业设在那里。
学校有共有12个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 学校有东、西、南、张家港校区四个校区。东校区在镇江市梦溪路上,离市中心很近,是主校区,除了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这三个学院外其他学院都在东校区。西校区在镇江市四摆渡,属于市郊,是人文社科学院和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所在地。另外,所有大一新生(张家港校区、南徐学院、中澳、中法合作办学的新生除外),不论哪个学院,都要先在西校区就读一年或两年(不同学院不同时间)。南校区位于市南徐路上,也属于市郊,是南徐学院的所在地,南徐学院是学校的民办二级学院。张家港校区位于张家港市,部分专业设在那里。
学校有共有12个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 学校有东、西、南、张家港校区四个校区。东校区在镇江市梦溪路上,离市中心很近,是主校区,除了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这三个学院外其他学院都在东校区。西校区在镇江市四摆渡,属于市郊,是人文社科学院和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所在地。另外,所有大一新生(张家港校区、南徐学院、中澳、中法合作办学的新生除外),不论哪个学院,都要先在西校区就读一年或两年(不同学院不同时间)。南校区位于市南徐路上,也属于市郊,是南徐学院的所在地,南徐学院是学校的民办二级学院。张家港校区位于张家港市,部分专业设在那里。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工业设计、轮机工程等专业,建校89年。江苏科技大学简介: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牵头单位。王牌专业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轮机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金属材料工程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应用化学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历史沿革江苏科技大学源自1933年创办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1952年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3年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机械科、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船舶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福建省福州工业学校造船科合并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61年上海工厂设计学校并入。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学院建设学校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粮食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国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优秀生学院—深蓝学院、独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开办本科专业66个。师资力量截止2021年,学校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1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4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740余人,博士94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拥有省高校“青蓝工程”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4个。教学建设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计划联盟试点专业,获批省级卓越计划(软件类)试点高校。学校项目学校获得国家级项目291项、省部级项目385项,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授权发明专利1372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888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94项,其中一等奖14项。科研平台学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发改委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4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国家培育点;3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厅、3个农业部、3个中国农科院、1个江苏省农林厅、1个江苏省经信委和1个江苏省经贸委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1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4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图书馆馆藏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外纸质文献总量1606592册,订购中外文期刊1192种,1384份;报纸45种,77份。建有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各类中、外文文检索数据库82个(以供应商分割的最小销售单元为计量单位),提供403.1万册电子图书(包括与图书类似的出版物)和32071种电子期刊的阅览支持服务。图书馆采用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Windows平台下支持机读目录格式,三校区馆网络互联,文献统采统编并可通借通还,电子资源实现共享。图书馆还参与中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CALIS)、江苏省高校文献保障体系(JALIS)和区域性的共建共享。办学规模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位于镇江高校园区,园区地处丹徒新城十里长山南侧,新校区建设周期三年,学校通过将现有西校区、南校区和东校区老东大门校内东西道路南侧地块土地与镇江市置换新校区,镇江市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融资、工程建设、校区置换和动迁等工作。江苏科技大学此次规划建筑面积59.79万平方米(原定远期规划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政府负责建设52万平方米,学校自建1.54万平方米,二期学校自建6.2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公共教学大楼、学院楼、图文资讯中心、体育训练中心、行政办公大楼、研发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食堂、蚕研所科研办公楼、国防大楼及若干后勤及附属用房等。新校区占地面积2460亩(约164万平方米)(包括398亩(约27万平方米)水库),另中科院蚕研所195亩,拥有独立的专业性图书馆与实训中心,建成完善的各类辅助设施。建成后,学校将从三个老校区一次性搬入新校区。合作交流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粮食局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建有海外教育学院,与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科研与办学合作。中乌、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与各类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设在学校。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联络处)办公地点设在江苏科技大学内。学校荣誉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工业设计、轮机工程等专业,建校89年。江苏科技大学简介: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牵头单位。王牌专业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轮机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金属材料工程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应用化学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历史沿革江苏科技大学源自1933年创办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1952年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3年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机械科、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船舶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福建省福州工业学校造船科合并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61年上海工厂设计学校并入。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学院建设学校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粮食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国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优秀生学院—深蓝学院、独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开办本科专业66个。师资力量截止2021年,学校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1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4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740余人,博士94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拥有省高校“青蓝工程”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4个。教学建设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计划联盟试点专业,获批省级卓越计划(软件类)试点高校。学校项目学校获得国家级项目291项、省部级项目385项,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授权发明专利1372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888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94项,其中一等奖14项。科研平台学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发改委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4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国家培育点;3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厅、3个农业部、3个中国农科院、1个江苏省农林厅、1个江苏省经信委和1个江苏省经贸委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1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4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图书馆馆藏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外纸质文献总量1606592册,订购中外文期刊1192种,1384份;报纸45种,77份。建有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各类中、外文文检索数据库82个(以供应商分割的最小销售单元为计量单位),提供403.1万册电子图书(包括与图书类似的出版物)和32071种电子期刊的阅览支持服务。图书馆采用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Windows平台下支持机读目录格式,三校区馆网络互联,文献统采统编并可通借通还,电子资源实现共享。图书馆还参与中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CALIS)、江苏省高校文献保障体系(JALIS)和区域性的共建共享。办学规模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位于镇江高校园区,园区地处丹徒新城十里长山南侧,新校区建设周期三年,学校通过将现有西校区、南校区和东校区老东大门校内东西道路南侧地块土地与镇江市置换新校区,镇江市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融资、工程建设、校区置换和动迁等工作。江苏科技大学此次规划建筑面积59.79万平方米(原定远期规划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政府负责建设52万平方米,学校自建1.54万平方米,二期学校自建6.2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公共教学大楼、学院楼、图文资讯中心、体育训练中心、行政办公大楼、研发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食堂、蚕研所科研办公楼、国防大楼及若干后勤及附属用房等。新校区占地面积2460亩(约164万平方米)(包括398亩(约27万平方米)水库),另中科院蚕研所195亩,拥有独立的专业性图书馆与实训中心,建成完善的各类辅助设施。建成后,学校将从三个老校区一次性搬入新校区。合作交流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粮食局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建有海外教育学院,与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科研与办学合作。中乌、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与各类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设在学校。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联络处)办公地点设在江苏科技大学内。学校荣誉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